在國際間旅行,經常會被詢問「你來自哪裡?」矛盾的是,儘管我們一致以相同的家鄉作為回應,但各自對家鄉的描述卻表現出明顯的異質性。這種代表性上的差異源自於個人成長、家庭傳統以及出生地的主權歸屬之間錯綜複雜的相互作用。由旅英阿美族策展人Neal Yang策劃的「HOME: TAIWAN 家鄉」藝術展,正是以這樣的背景為出發點,透過多元藝術媒介表達對台灣的獨特視角與對自我身份的探索旅程。展覽將於 2024 年 7 月 18 日至 21 日在倫敦的 Safe House 1 展出。
Safe House 1 場地照
這次展覽匯聚了四位新銳台灣藝術家,阿美族音樂創作人汝妮、當代藝術家莊智皓、新生代藝術家黃馨與多媒材織品藝術家陳緒慈。他們將以音樂、攝影、繪畫和織品等不同形式,共同描繪台灣這片土地及其文化的豐富多樣於倫敦。Safe House 1 是一棟位於倫敦東南部的普通的住宅,後 以原始、未經修飾的內部結構聞名的藝術空間。粗獷的灰空間給予藝術家更高的自由。
DJ Dungi Sapor汝妮
原住民文化的再詮釋:汝妮的音樂之旅
「血液在我的身體中流動,無論我走到哪裡。」來自花蓮七腳川系光榮部落的汝妮,以傳統阿美族服飾亮相,透過結合電子音樂重新詮釋阿美族傳統歌曲,將家鄉文化以新型態傳承給下一代。汝妮致力於推廣傳統文化,改善人們對原住民文化的刻板印象。她曾在立法院擔任助理,從公共政策中協助推動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平等。前往紐西蘭與毛利人生活後,汝妮決定深入研究自身文化,並以音樂的形式傳承下去,展現對文化身份的自豪和自信。在本次展覽結束後,汝妮將代表台灣前往巴黎登上奧運舞台,展現台灣原住民文化於世界文化中心。
【We Used To Lived Here】當代藝術家莊智皓(左)
當代影像中的家鄉回憶:莊智皓的攝影探索
來自宜蘭的莊智皓,就讀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攝影碩士,血脈中混雜著平埔族、日本與漢人的血統,他透過攝影記錄家鄉的變遷與自我身份的探索。在他面對已成廢墟的故居時,童年回憶湧上心頭,「我建造一個家,包覆著家族的肖像,從新家推到舊家,他乘載著我家族的故事以及個人記憶,宜蘭永遠是我的家。」莊智皓表示,此外他也決定與母親透過相機記錄他們曾經的生活。莊智皓的影像作品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自我認同的建構,他希望藉此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並釋放情感與壓力。
【一封紅色情書,獻給我台灣小山丘上的家】黃馨
當代繪畫中的內心世界:黃馨的藝術實踐
「我來自台灣嘉義縣的小山丘上,不管走了多遠的路 去到多遠的地方,我知道它將會是我永遠的靈魂居所:紅色的家。」來自嘉義的黃馨,就讀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版畫碩士,從小受到不同信仰與文化的影響,結合大自然知識、台灣原住民文化與台灣傳統信仰,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世界。她透過動物、植物與自身形象在畫作中傳遞愛與和平。黃馨認為「家」是內心的歸屬,不論身處何地,心中的台灣永遠存在。她透過一則小屋所建的紅色情書,展現對家鄉的想念,與對自然和內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Earth】陳緒慈
互動裝置中的文化融合:陳緒慈的創作之路
自小嚮往自由的陳緒慈,兒時隨父母遊歷美國、紐西蘭與法國的記憶使她對廣闊的世界充滿探索未知的渴望,並影響著她前往舊金山與巴黎學習服裝設計 。六年海外生活時間,她意識到台灣獨有的色彩與景緻總是如血液一般穿梭於她的創作裡,並揉合著各個時空地域的印記,生長出帶有自身風貌的「家」。「創作是我的歸屬,那過程也使我更感受到自己與家鄉之間密不可分的連結。我深愛我的島嶼,卻總是必須遠行,那是一股難以言喻的鄉愁。」陳緒慈表示,透過織品持續探索著自身與世界的關係,本次希望串連來自各地的異鄉遊子,一同定錨家鄉的位置,反思自身與家鄉的獨特連結與記憶。
以藝術匯聚台灣故事
「我想透過藝術家的個別生命經歷和對家鄉的看法成為論述的匯聚點,以相同的家更能展現出文化的差異,也更能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社會。」策展人Neal期望為觀者提供一個不分族群的共感視角。無論是汝妮的傳統音樂、莊智皓的影像思考、黃馨的當代繪畫還是陳緒慈的紡織創作,這些新生代藝術家的作品不僅展現了對過去的學習,更追尋著對未來的憧憬。他們以內在思維轉變為作品,述說著異鄉處境與使命。本次「HOME: TAIWAN 家鄉」與高雄琢璞藝術中心和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台灣社團合作,並與在英致力於推廣台灣家的味道的美食品牌逆風堂一同於7月18日晚間5點至8點舉辦開幕派對。
展覽日期:2024/07/18 - 2024/07/21
展覽開幕:2024/07/18 17:00 - 20:00
展覽場地:Safe House 1 (139 Copeland Rd, London SE15 3SN, United Kingdom)
藝術家:汝妮、黃馨、莊智皓、陳緒慈
策展人:楊子寬
主視覺:吳柏諺
展覽合作:琢璞藝術中心
協辦單位: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台灣社團
品牌贊助:逆風堂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