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回歸影展本質 呈現電影敍事多元性

台北電影節影展主席—易智言導演

Returning to the Essence of Film Festivals, and Exploring the Diversity of Film Narratives

 

秉持台北電影節的創新特質,自去年接任主席一職的易智言導演即著力於培育電影產業新人的部分,經過重新檢視與考量北影行之有年的結構、環境等現有條件與資源,對於台灣電影產業的扶植,在既有架構中逐步進行調整。目前先從現有的演員培訓機制著手,增加深化排演與呈現的實作課程,讓培訓的演員親身體會老師在課堂講授的表演基礎該如何實踐,並在過程中發現自己與表演的距離、表演的強項跟弱點,以及學習面對觀眾的反應與回饋,讓培訓課程能達到更實際的效果。檢視今年的結果如何,明年再予以修正,若行有餘力就可從演員培訓擴增到其他項目,力求在理想與務實之間達到一個平衡。


「國際新導演競賽」突破主流電影邊界


而被視為台北電影節亮點的「國際新導演競賽」,易智言也分析此項目對台灣導演與年輕觀眾的正向刺激,有兩大重點。相較於一般戲院上映的商業電影,不同程度上會遵從主流的規範,比如在電影的操作、風格、內容以及卡司等等,或多或少接近於某種框架。而「國際新導演競賽」的長片都是導演的首部或第二部作品,還沒有進到所謂主流電影的規範之中,在呈現個人的主體性都會高過商業電影的框架,能為電影界注入新的想像與做法。對台灣的新導演或年輕觀眾而言,有助於突破主流電影的想像邊界。儘管這些作品不見得成熟,或者不一定好看甚至看不懂,但能讓我們理解到原來這樣的概念也可以構成一部電影與敘事,而避免在主流框架之下,讓電影的呈現與審美趨於單一。


其次,在市場的票房考量下,台灣上映的電影大多為固定幾個國家的文化產物,藉由「國際新導演競賽」長片的投件與評選,能提供台灣觀眾看見電影文化相對弱勢的多國作品。「國際新導演競賽」在關注形式、敘事及題材掌握、美學風格上的潛力,不僅能讓我們有機會接觸到其他文化的審美,亦能補足商業市場本身多元性不夠的狀態。


影展為多元電影文化開一扇窗


易智言指出,主流電影市場已經有其運作機制,因此辦理影展的最大目的就在於為國際電影文化多開一扇窗,但並非與之競爭電影票房或觀眾迴響;意即好的影展與影片不需要擔心要與一般電影票房或OTT平台的點閱率進行正面對決,因為彼此各司其職。易智言分享自己在影展的觀影經驗,建議大家在北影期間把握在台灣沒有發行代理,以及錯過影展檔期就不容易看到的電影。此外,他也呼籲大家應該重新思考影展的初始意義,若缺乏這個管道,我們就會忽略這些在主流市場所看不到的豐富電影面貌。

 

Photographer | Gelée lai(台北電影節提供) · Editor | Abby yang


Comments


bottom of page